这种情况也给那些以倒卖石油为生的石油骗子以可乘之机。
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从全国情况来看,整个风电产业出现了非理性繁荣的现象。
我认为这些数字问题很大,对我们的能源战略和风电位置影响很大。从近日召开的中国风电发展论坛上了解到,我国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24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朱成章:中国风电资源吹的泡泡太大了,有的说有20亿千瓦,有的说有10亿千瓦。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朱成章认为,由于这几年风电产业处于暴发性增长阶段,利润空间大,导致各地投资风电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预计到明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
面临全球能源短缺,风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产业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航运交易所上周末一致报告,近期受恶劣气候及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秦皇岛至上海的煤炭海运能力紧张、运价大涨。他同时认为,随着轴承等关键零配件生产的进一步国产化,国产设备的价格还会进一步降低,到那时,就该是我们国内企业大规模去抢外国市场的时候了。
通过不断地创新,同一级别的产品价格已与国外产品形成了30%的差距。浙江华仪风能掌握了1.5兆瓦级主机制造的关键技术,2.5和3兆瓦级的研发目前进展顺利,预计明年便可生产出样机。不久前在杭州召开的第二十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上,中方表示同意考虑取消风力发电设备投标中的国产化要求。华仪电器股份董事长陈道荣说:取消特许权有利于行业的整合,避免后来者盲目跟进,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竞争成本
这意味着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直面外资风电巨头的冲击。华仪电器股份董事长陈道荣说:取消特许权有利于行业的整合,避免后来者盲目跟进,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竞争成本。
来自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从2002年前的46.8万千瓦,迅速发展到2008年底的1200余万千瓦,今年1至8月份全国又新增了风电生产能力355.64万千瓦。不久前在杭州召开的第二十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上,中方表示同意考虑取消风力发电设备投标中的国产化要求。通过不断地创新,同一级别的产品价格已与国外产品形成了30%的差距。令人欣慰的是,对于即将到来的全球化竞争,三家公司均认为特许权的取消是个契机。
浙江运达是国内最早进行风电设备制造的企业之一,目前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四。与此同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也从2004年的6家增长到现在的70余家。公司市场营销总监金立萍告诉记者,早在去年4月,运达首台自主研发的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就成功下线。浙江华仪风能掌握了1.5兆瓦级主机制造的关键技术,2.5和3兆瓦级的研发目前进展顺利,预计明年便可生产出样机。
目前,我省从事风电设备整机制造的企业共有三家,分别是浙江运达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和浙江天洁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他同时认为,随着轴承等关键零配件生产的进一步国产化,国产设备的价格还会进一步降低,到那时,就该是我们国内企业大规模去抢外国市场的时候了。
此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厂不允许建设董秀成也认为,价改是大势所趋,但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需要形成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稳步推行价格改革。
近年来,一些城市迫于环境的压力,在居民用能方面,纷纷实行煤改气,有的企业也将天然气作为生产能源。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选择合适时机尽快出台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半市场化的尴尬采访中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两大石油公司借此次寒潮逼宫涨价的可能性不大,但确实需要尽快出台天然气的定价机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4万方,增幅达22%。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说,在北方的供气系统中,会沿途配有调峰的储气罐,在夏天天然气用量小的时候,将气储存起来,到了冬天再释放出来,弥补管道输气的不足。进口的天然气究竟卖多少钱,如何确定定价机制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旦出现油荒,就会出现政府焦急协调和大企业集团忙碌保供的现象,国家管理油气业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和无章可循的状态。他说,这是由于油气产业具有高度敏感性和战略性,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油气保障靠政府、靠大集团的思维定势,管理油气产业和市场依靠政府签发红头文件,市场供应保障依靠政府部门与大石油集团协调运行机制,强调大石油集团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这条管道设计年输量300亿立方米,投产后将有利于缓解今冬明春天然气用气高峰需求。满负荷运转为何还气短目前,中石油的供气量占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量的绝大部分,有陕京、两湖、甘青宁、华东等四个供气区。
既然湖北、浙江的供气量与订立的供气计划相当,为什么湖北的武汉和浙江的杭州却都成为此次气荒的重灾区?一些专家的看法是,政府订立的购气计划量已经满足不了地方实际的用气量。在华东地区,对浙江的供求量也与计划持平。
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澄清说,今年不会出台天然气改革方案。但是,在南方的供气系统中,却没有匹配调峰的储气装置,因为设计的时候认为,南方冬天的用气量与夏天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所以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导致用气量增加,就很难有补充的渠道。至此,逼宫一说似乎已经站不住脚,但这场气荒在一些专家看来,却暴露了我国天然气供应中的若干问题。但问题是,2008年,我国国内天然气的平均出厂价只有0.93元/立方米,而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的到岸价每立方米已达到1.6~2.1元人民币。
据介绍,中石油目前正在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计划把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引进国内。中石油今天提供的数据说,在两湖地区,11月1日~16日,他们累计销售10222万方气,日均639万方,与中石油和当地签订的供气计划持平。
他建议,目前国家应该加快油气立法步伐,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转变。目前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出台定价机制就一定是涨价,其实定价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让价格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
在陕京线覆盖的华北地区,前半个月日均销量是4161万方,比订立的供气计划多768万方。这样一来,天然气的需求量陡然增加。
董秀成把目前中国油气行业称作是半市场、半计划状态:在油气供应稳定时强调市场,而在油气供应紧张时又强调计划。董秀成认为,在半市场状态下,政府决策所需信息的不全或认识不足,再加上政出多门,对油气业有效管理和油气资源有效配置的成本就会升高。另外,中石油称,大部分输气管道的日均输量达到设计最大输量,管网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席卷南方诸多城市的天然气荒,再一次把中石油、中石化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有质疑声说,早不荒,晚不荒,偏偏在寒流袭击的时候气短,石油公司是不是借机逼宫让政府上调天然气价格?今年以来,不断地有消息称,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案,而两大石油公司则是方案出台的力推者
在陕京线覆盖的华北地区,前半个月日均销量是4161万方,比订立的供气计划多768万方。他建议,目前国家应该加快油气立法步伐,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转变。
中石油今天提供的数据说,在两湖地区,11月1日~16日,他们累计销售10222万方气,日均639万方,与中石油和当地签订的供气计划持平。他说,这是由于油气产业具有高度敏感性和战略性,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油气保障靠政府、靠大集团的思维定势,管理油气产业和市场依靠政府签发红头文件,市场供应保障依靠政府部门与大石油集团协调运行机制,强调大石油集团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满负荷运转为何还气短目前,中石油的供气量占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量的绝大部分,有陕京、两湖、甘青宁、华东等四个供气区。既然湖北、浙江的供气量与订立的供气计划相当,为什么湖北的武汉和浙江的杭州却都成为此次气荒的重灾区?一些专家的看法是,政府订立的购气计划量已经满足不了地方实际的用气量。